来自《环球时报》消息:2024年12月2日至18日,《环球时报》舆情调查中心联合《日本经济新闻》、韩国《每日经济新闻》面向中日韩三国企业管理者开展第13次“中日韩企业管理者经济预期年度调查”,来自三国的287位企业管理者对全球经济、本国经济及所在企业的发展现状、经营环境、未来预期等发表看法。
经济预期及经营环境看法不一
对于2025年的经济走势,日企预期最乐观,中企谨慎乐观,韩企最悲观。在物价走势方面,中国受访者预期最为乐观,65%的受访者认为将不变或下降;日本有92%的受访者认为物价将上涨,韩国有82%认为将上涨。
在经营环境变化上,中国受访者的感受最为正面,九成多中企受访者认为2025年经营环境将不变或改善;日本为77%;韩国为39%。而在影响2025年经营环境的主要原因分析上,三国也存在差异。在日本,“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及通胀持续”居首;在中国,“气候变化加剧及随之而来的各种自然灾害”居首;在韩国,“包括美国大选在内的日韩中政治事件”被认为是首要原因,同时“中美摩擦导致的不稳定环境扩散”也被三国视为重要因素。
投资计划有别
在投资计划方面,2025年环保设备投资上,中国企业增资可能性更大,56%的受访者表示会增资10%-50%或以上;韩国有50%的受访者表示会增加环保设备投资;日本企业的不确定性相对更大,超半数受访者未定计划。在数字化投资方面,韩国受访者的增资意愿更高,65%计划增加投资;中国也有超半数的受访者表示会增资;日本有不足1/4的受访者表示会增资,相对多数受访者还未制定计划。
三国企业合作意愿与偏好各异
在三国企业合作意愿上,中企对于与日韩企业合作均表现出较高的意愿,日韩企业间的彼此合作意愿也比较强,但韩企与中企合作意愿相对偏低。中国企业中,分别有66%、72%的受访者与日、韩企业的合作意愿不低于7分。日企中,分别有64%和69%的受访者与中企、韩企的合作意愿分不低于6分。在韩国,与中企、日企的合作意愿分数不低于6分的受访者分别为48%、72%。
对于值得合作的领域,三国受访者呈现出不同的偏好。中企受访者更看重与日企在医疗生物、半导体、人工智能、智能汽车等领域开展合作;与韩企的合作则更看重医疗生物、核能、氢能、新再生能源、基础设施相关设备及仪器等领域。韩企中,半数以上受访者认为与中国企业在基础设施相关设备及仪器上最值得合作,智能汽车相关软件、电池的获选比例也近四成。对日企来说,更偏向于与中企在智能汽车和新能源领域开展合作。
专家表示,当前中日韩三国合作的背后是新兴产业大潮的驱动,三国各有所长,合作空间广阔。但未来,中日韩经济合作的主要风险在于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尤其是韩国更易受国际政治环境影响而出现波动。中韩可以通过加强在环境、公共卫生等全球性问题上的合作,逐步加深了解,提升互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