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1日,为期两天的人工智能行动峰会在法国巴黎闭幕。此次峰会由法国和印度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首脑、科技巨头、专家学者以及非政府组织成员等约1500名代表与会。峰会期间,包括中国、法国、印度、欧盟在内的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签署了《关于发展包容、可持续的人工智能造福人类与地球的声明》。然而,美国和英国却未签署该声明。
该声明强调了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多样性的重要性,确立了六大优先事项,包括促进人工智能的可及性以减少数字鸿沟,确保人工智能开放、包容、透明、合乎道德、安全、可靠且值得信赖,鼓励有利于未来劳动力市场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工智能部署,加强国际协调治理等。此外,峰会还讨论了人工智能与能源的结合,期望借助可持续系统投资,促进绿色技术的发展。
然而,美国和英国的缺席引发了广泛关注。美国副总统万斯在峰会上表示,应优先考虑有利于增长的人工智能政策,避免过度监管扼杀创新。英国则以“不符合国家利益”为由拒绝签署声明。这种态度不仅削弱了国际社会在人工智能治理上的协同努力,也反映出部分发达国家对全球合作的消极态度。
在全球人工智能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各国应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美英的缺席或许会阻碍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进程,但国际社会仍需继续努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包容性、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