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际新闻
固态电池新突破,将彻底解决新能源电池爆燃!
发布时间:2025-02-25  阅读:51次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但液态电池的安全性问题一直是行业的痛点。液态电池因其易燃易爆的特性,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尤其是电池爆燃事件时有发生,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然而,随着固态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这一问题有望得到彻底解决。

固态电池是一种采用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液态电解质的电池技术,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长的使用寿命以及显著提升的安全性。固态电解质的不可燃性使得电池在极端条件下也不易发生热失控,从而极大地降低了电池爆燃的风险。

在近日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众多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分享了固态电池的最新研发成果。其中,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CTO孙华军宣布,比亚迪计划于2027年左右启动全固态电池的批量示范装车应用,并预计2030年后实现大规模商业化量产。比亚迪的全固态电池采用硫化物复合电解质、高镍三元正极和硅基负极的技术路线,电芯能量密度可达400Wh/kg,体积比能量密度为800Wh/L,电池包能量密度超过280Wh/kg。此外,该电池通过了针刺、热箱等极端测试,彻底解决了液态电池易燃易爆的隐患。

除了比亚迪,其他车企和电池企业也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一汽集团首席科学家王德平表示,全固态电池已突破关键技术,目前正处于原型样机阶段,预计未来两至三年内实现小批量装车应用。广汽集团也计划于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的装车搭载,其采用的第三代海绵硅负极和高面容量固态正极技术展现了强大的研发实力。

此外,长安汽车、上汽集团和奇瑞汽车等也纷纷公布了固态电池的量产时间表,计划在2026年至2027年间实现固态电池的量产或装车验证。这表明固态电池技术正在加速走向产业化,有望在2027年迎来小规模量产的元年。

尽管固态电池技术取得了诸多突破,但其量产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固态电池的生产成本较高,材料成本是液态电池的3-5倍。为了降低成本,比亚迪计划通过规模化生产、工艺优化及产业链协同,将成本降至接近液态电池水平。其次,固态电池的生产工艺尚未完全成熟,需要进一步优化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指出,固态电池离商品化还很远,目前整个行业只达到4分的水平。这意味着固态电池的量产仍需要克服诸多技术难题,尤其是在电解质材料的选择和电池界面优化方面。

根据行业预测,固态电池有望在2026-2027年迎来GWh级量产,并在未来几年内逐步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到2030年,固态电池的成本有望与液态电池达到同价水平。届时,纯电车型的续航里程将轻松突破1000公里,充电时间也将大幅缩短。

固态电池的广泛应用将彻底改变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格局。一方面,其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将消除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续航和安全焦虑;另一方面,大规模量产将推动成本下降,使固态电池更具市场竞争力。

固态电池技术的突破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了新的希望。随着比亚迪、一汽、广汽等企业的积极推进,固态电池的量产化应用指日可待。虽然目前仍面临一些技术和成本方面的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协同的加强,固态电池有望在2027年实现小规模量产,并在2030年后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固态电池的广泛应用将极大地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和性能,彻底解决液态电池爆燃的问题。这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对消费者安全和出行体验的极大提升。未来,固态电池将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动力,推动整个行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 电话:400-1016-876  手机:150-1098-6217

    邮箱:957032576@qq.com

    地址:

  • 微信

    公众号

    微信
    抖音

    抖音

    抖音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wx8888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