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开展世界生态品牌认证工作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类科学技术取得突飞猛进,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工业4.0、深空探索等各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并没有给我们带来更好的生活环境。
1972年6月,首届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出席大会。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同时由100多位科学家参与撰写的《只有一个地球》的重要报告,并提出“为了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口号。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京都议定书》和2015年《巴黎协定》三大国际法律文本是人类历史上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的里程碑。1992年6月5日,由签约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的《生物多样性公约》为全球生物多样性发展提供了保障。《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昆明举行,成为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的关键性节点,在生态文明论坛上发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全球生态文明”的倡议。2015年9月,第70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成果文件,旨在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的问题,让全球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022年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武汉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珍爱湿地守护未来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的致辞,将对“地球之肺”的保护推到新高度。2024年3月1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第六届联合国环境大会期间发布了名为《2024年全球资源展望》(2024 Global Resource Outlook, GRO)的新报告。该报告由联合国环境署主持的国际资源小组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作者共同制定,呼吁进行全面的政策变革,使人类能量入为出,并减少三分之一的预计资源增长使用量,同时发展经济、改善福祉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人类历史上从未有如此关注过生态环境问题并付诸行动。生态文明问题终于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一直致力于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72-1978年,这是我国环境保护意识启蒙阶段。以原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参加斯德哥尔摩人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为标志。第二阶段,1979-1992年,环境污染蔓延和环境保护制度建设阶段。我国将环境保护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三阶段,1993-2001年,环境污染加剧和规模化治理阶段。是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关键阶段,探索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第四阶段,2002-2012年,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提出并发展阶段。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科学发展轨道,并且逐渐由矛盾走向统一。第五阶段,2016年到今,进入生态文明建设阶段,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2023年7月17日~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中央提出了今后5年的美丽中国目标,提出以“五个重大关系”夯实“四个重大转变”的巨大成就。“美丽中国”是世界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引领全世界走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新世界。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各国的共同责任。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国际合作,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如何才能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类文明的延续传承呢?经济发展是世界文明发展的关键动力,在人类工业化发展过程,人类经济活动对世界生态环境曾经产生过巨大的伤害。通过宣传鼓励和支持生态友好型企业发展,带动更多的企业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新地球是非常高效的途径。世界生态工商业联合会总会的“世界生态”品牌认证,就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联合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框架下,通过为世界各地生态企业进行品牌认证和赋能的方式促进生态友好型企业的发展,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做出一份贡献。同时,通过发掘和推广欠发达地区特色生态产品,推动各地经济健康均衡发展,为世界各地人民提供更多更健康的生态产品。吸引更多生态企业加入“世界生态”大家庭,打造全球企业生态系统,为实现全球生态文明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