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9日,《柳叶刀-公共卫生》杂志发表了《2021年全球疾病、伤害和风险因素负担研究》(GBD 2021)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由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IHME)牵头,汇集了来自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0多名研究人员,旨在全面量化全球自杀问题的现状与趋势。
研究发现:全球自杀事件的严峻现状
研究结果显示,2021年全球共报告了74.6万起自杀事件,其中男性占51.9万起,女性为22.7万起。尽管全球自杀死亡率自1990年以来有所下降,但自杀事件的绝对数量依然令人震惊。1990年,全球自杀死亡率为每10万人中有14.9例,而到2021年,这一数字已降至每10万人9.0例。然而,自杀事件的分布极不均匀,东欧、撒哈拉以南非洲中部和南部地区的自杀死亡率仍处于高位。
性别与年龄差异:自杀行为的特点
研究还发现,自杀行为在性别和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男性自杀死亡率普遍高于女性,且自杀死亡的平均年龄在过去三十年间逐渐上升。1990年,男性自杀死亡的平均年龄为43岁,到2021年上升至47岁;女性则从41.9岁上升至46.9岁。此外,自杀未遂事件在女性中更为常见,尤其是在需要医疗干预的情况下。
自杀手段:枪支是重要因素
研究还特别关注了自杀手段的差异,尤其是枪支的使用。2021年,全球因枪支自杀的死亡人数中,男性占比较高,且这一问题在美国、乌拉圭和委内瑞拉等国家尤为突出。这表明,限制枪支获取可能是降低自杀死亡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公共卫生框架下的预防策略 GBD 2021研究强调,尽管全球自杀死亡率有所下降,但自杀事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仍需要各国采取针对性的公共卫生策略。研究建议,未来应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可及性,特别是在高风险地区和人群中,同时通过政策干预减少自杀手段的可获得性,如限制枪支和有毒物质的流通。
GBD 2021研究为全球自杀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尽管自杀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但通过国际合作和科学指导,我们有望在未来进一步降低自杀事件的发生率。